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大纲 - 正文

《质量工程学》教学大纲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6-20 浏览次数:

 

质量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174
英文名称:Quality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程:
后置课程:
    分:3学分
    时:51课时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张正勇等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20%,期中成绩 20%,期末成绩 60%
使用教材:王海燕,张庆民,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
课程概述:
《质量工程学》是质量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使员工理解和剖析质量管理实践中对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掌握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和管理理念,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1、质量分析与控制工具;2、控制图;3、统计过程控制;4、工序质量控制;5、抽样检验;6、质量计量检测技术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相关的分析与控制工具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工程实践,解决组织中的具体质量问题,为各类组织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各类组织培养急需的质量管理技术人才服务。
 
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突出知识重点和知识线索,注重采用诱导性启发式教学,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促进员工主动思考,激发员工的潜能;针对该课程理工背景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调动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精讲多练,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中采用案例和讨论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感性知识,加强对员工工程管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绪论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质量工程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发展趋势,以及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等。
教学内容:
    质量工程概论,涵盖质量工程学基础知识包括质量、产品、顾客、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质量概念的发展,质量体系、质量管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质量管理基本概念,以及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戴明、朱兰、克劳士比等学者的质量管理理念。质量工程学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概述。
 
思考题:
1、何为质量、产品、顾客?
2、何为PDCA循环?
 
第二章 质量工程的基本工具
课时分配:1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质量工程相关的基本工具,包括质量统计分析数据、质量定量分析工具、质量定性分析工具、质量功能展开等理论与方法,了解质量分析与控制常用工具的相关术语、基本要求、分析原理与评估方法等。
教学内容:
产品质量变异的特点、因素、质量变异的类型及相应措施、如何识别异常质量波动;质量统计分析数据、质量特性值、质量数据、计数值和计量值、数据类型与特征、数据分布及相关统计基础知识、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正态分布;质量定量分析工具、直方图、概念和作图方法、观察与分析、排列图、概念、作图方法、注意事项与应用、散布图、概念、使用与注意事项、调查表、缺陷位置检查表、不良项目检查表、频数分布检查表;质量定性分析工具、因果图、概念、作用、绘制方法、案例分析、分层法、分成原则、系统图、含义、用途、绘制步骤、过程决策程序图、特征与作图程序、矩阵图、概念、分类与应用、亲和图、概念、作图程序与应用、树图法、关联图法、流程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质量功能展开、内涵与展开原理、分解步骤、质量屋。
 
思考题:
1、质量变异的特点?
2、常用质量定量分析工具种类及各自特点?
3、常用质量定性分析工具种类及各自特点?
 
第三章 控制图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控制图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了解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的分类特点,以及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与使用的基本要求、原理与评估方法等。
教学内容:
控制图原理、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控制图基本形式、概念、控制图分析基本步骤、基本功能、控制图控制限值的计算、控制图的几种解释、控制图的用途分类、控制图使用的基本条件、控制图的应用程序;计量值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判异判稳准则、均值-样本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控制图的实施办法;计数值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缺陷数控制图、单位缺陷数控制图;标准化控制图;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与使用、控制图的两类错误、控制图的检出力、失控状态的判断。
 
思考题:
1、控制图的原理?
2、控制图的两类错误?
3、控制图的判稳判异准则?
 
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过程控制和统计过程控制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特性、实施和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
过程控制、概念;统计过程控制、含义、特点、重要意义、理论发展、控制图的图种发展、选控控制图;质量特性概念、质量特性类型;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推行步骤、注意事项、成功条件、控制流程、关键工序、工序能力分析、两种质量诊断理论、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
 
思考题:
1、统计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
2、两种质量理论?
 
第五章 工序质量控制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工序控制、工序能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工序能力分析基本要求、原理与评估方法等。
教学内容:
工序、工序控制基本概念、主导因素分析、控制影响工序的因素分析、质量控制点概念、确定原则及管理措施、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待解决问题;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概念、工序质量的波动性、工序能力分析原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流程及注意事项、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的判断、工序能力测定的方法、工序能力调查、计量值数据工序能力分析、记点值数据工序能力分析、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工序质量控制、线内质量控制、线外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工序能力分析?
2、质量控制点的选择?
 
第六章 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相关的质量工程控制应用系统、质量数据采集等理论与方法,了解质量控制自动化相关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等。
教学内容:
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的概念、在线检测与控制;质量工程控制应用系统、特点与目的分析、控制方案、8大子系统概述;质量数据采集及其自动化、自动检测、半自动检测、手工检测、检测方法、接触式测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检测参数、典型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平台实验设计。
思考题:
1质量自动控制方案设计
2质量数据采集方式
 
第七章 抽样检验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抽样检验的理论与方法,了解计数抽样检验方案、计量抽样检验方案的基本要求与方法等。
教学内容: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检验的类型、检验方法的选择、抽样检验的术语;抽样检验方案与随机抽样、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随机抽样;抽样检验的理论知识、抽样检验的依据、抽样检验的理论知识、抽样检验应注意的问题;计数抽样检验方案的理论、计数抽样检验的数学基础、抽样检验的基本事实、批接收概率的计算、抽样特性曲线、影响因素分析、计数抽样检验方案的设计;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计量抽样检验理论、计量抽样检验的概念及用途、批质量判断、设计方法;影响抽样检验标准的因素。
思考题:
1、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的适用场合?
2、抽样特性曲线?
 
第八章 质量计量检测技术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和了解常见质量计量检测技术相关理论与方法,了解几何量检测、热电参数检测、力学参数检测、化学检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评估方法等。
教学内容:
标准化与计量测试;几何量检测、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直线度测量、平面度测量、圆度测量、相关仪器介绍、相关测量方法介绍;热电参数检测、温度的测量、常见测温方法、电流的检测、电压的检测;力学参数检测、力的检测、力矩的检测、压力和流量的检测;化学检测分析方法、气体成分检测、气体湿度检测;质量检测的新技术应用、纳米检测技术、图像识别检测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思考题:
1、标准化的作用?
2、质量检测新技术特点?
 
第九章 质量工程应用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悉运用质量工程理论与方法,了解质量工程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基本要求与分析方法等。
教学内容:
质量工程分析工具与方法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思考题:
1、质量分析工具在哪些领域有突出表现?
 
 
附录:参考书目
1、洪生伟,质量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2、张根保,现代质量工程(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
3、尤建新,刘虎沉,质量工程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62
 
 
 
 
执笔人:张正勇                              
审定人:张庆民                            
院(系、部)负责人: 刘军